名士达公司慈善新闻

广东省中山市积极开展慈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

发布时间:2017-09-28 点击量:0

慈善公益报( 本报记者 权 敬) 广东“人人行善”的慈善氛围一直翘首全国,而在广东省慈善成绩单中,中山市表现突出、成绩卓越。《慈善公益报》记者从中山市民政局获悉,为了让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,中山市近年来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和慈善项目,着手落实各项慈善激励制度,建立鼓励慈善行为的机制,真正实践“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习惯”。

让慈善成为生活方式

“我们希望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,以学校、社区为主要载体,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,挂入社区宣传栏,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活动,对学龄前儿童、中小学生进行公益慈善教育,培育青少年树立现代慈善理念。”市民政局救灾救助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“同时,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列入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范畴,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和慈善项目,让慈善逐步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。”

据记者了解,中山市将积极推动现代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,加强慈善学科建设,制定慈善教育计划,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传授公益慈善知识,培育互帮互助、团结友爱的慈善意识,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。

接下来,中山市还将着手落实各项慈善激励制度。中山市民政局救灾救助科介绍,比如,落实慈善税收优惠政策,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;建立捐赠回馈激励机制,对曾被授予慈善奖项的企业或组织,工商、税务、金融等部门应优先提供政策扶持;对曾被授予慈善奖项的个人及其家庭,因突发事件生活陷入困境时,政府救助职能部门及慈善机构应优先给予相应救助。

对于中山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,入户和上学无疑是最期盼解决的事情,如果能通过“慈善方式”解决,那在全国范围内将起到示范作用。“我们希望落实慈善捐赠、慈善服务可以积分入户、积分入学。被授予慈善奖项的流动人员,在积分入户、积分入学等方面可按规定享受积分加分,为流动人员营造‘工作在中山,生活在中山,行善在中山’的新中山人归属感。”市民政局救灾救助科负责人介绍。

此外,中山市还将健全社会支持制度。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、村(居)民委员会要支持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。鼓励会展场所、体育场馆、影剧院、车站、码头、公园、商场等公共场所为慈善活动提供便利,减免相关费用。

使公开成为行善动力

为让市民更放心,让慈善更透明,中山市慈善总会近日推出了“需求透明、财务透明、过程透明、参与简便”的微信公众号——“慈善中山”。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向《慈善公益报》记者介绍,“微信平台可以通过透明账单板块,实现透明公开每一笔善款的收入支出;通过慈善项目板块,公布需要帮助的案例及拓宽求助路径;通过博爱行动义工板块,让广大市民轻松参与到‘博爱行动义工’队伍。”

同时,中山市社会捐助接收站“博爱商城”网络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,此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,形成了“捐助-管理-线上线下运作-送达-反馈”的爱心接力链条,提供捐助接收、志愿服务、精准援助等社会捐助服务。

中山市民政局表示,下一步,将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点建设。完善中山市社会捐助接收站,通过专业社工服务,联结全市各镇区博爱行动义工组织、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和机构,以市捐助接收站为中心,各镇区慈善超市、社工机构为网点,通过建立困难群体物资需求台账,应用物资配送管理系统进行匹配,开展长期物资捐助接收,并把物资发放到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及个人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