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士达公司慈善新闻

让慈善包裹着尊严

发布时间:2019-01-06 点击量:0

让慈善包裹着尊严

慈善是一种高尚的活动,暖流里流淌的除了爱之外应还有尊严。

先看一则故事。有一位父亲经常以高价向一些穷人买东西,即使是他不需要的东西。有时候就是他习惯了多付点钱。还小的儿子对他这个行为很不理解还有点担心,所以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位父亲回答:“这是包裹着尊严的慈善。”

再看一则新闻报道。南京理工大学根据在校本科学生连续刷卡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,对每月食堂吃饭超过60顿、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,根据每餐不少于7元的最低标准悄悄地进行补贴。这个面向贫困生的“暖心饭卡”不需申请,不用审核,不会公示,当事人甚至完全不知情。

帮人帮到这份上,已是一种境界。行善助人,如果热衷于拉着受助人登报纸、上电视、上互联网,无意中会伤害到受助人的尊严,有可能让你的慈善沦为一种表演。当然,有些慈善这么做并不是说它没有爱心,只是担心无意中有可能让它变成为一种表演。慈善一旦沦为了一种表演,就失去了慈善真正的意义。

慈善要与尊严同行

让慈善包裹着尊严

我国慈善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,目前已经初具规模,如今我们甚至用手机就可以实现在线捐助,公开透明的慈善制度也正在建立。但是,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背后,很多问题依旧不容回避。

每逢节日来临,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关于慈善慰问的媒体报道,报道中成群的记者将镜头聚焦在受捐人的脸上。可以想象到的是,在采访现场,一定也会有记者问“拿到慰问品高兴吗”之类的问题。这样的问题答案是早就设置好了的。然而,换个角度思考,受捐人口头上的答案和心里的未必一样。作为受捐者的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,但也许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们是弱势群体,当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,一定程度上会伤及他们的尊严。

在校园里这种问题也很突出。每年都会有企业慷慨解囊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,但是困难学生报名申请的积极性却并不高,经常由老师选出受资助学生。相反的,学生们对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更感兴趣。

尽管,我们都知道:贫穷并不代表地位低下,在慈善事业中,受捐人即使很需要帮助,也不希望被社会贴上“贫困”的标签。因为捐助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,受捐人应该享有被尊重的权利。那么,慈善事业如何才能避免伤害受捐人的自尊心呢?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,应该用勤工俭学、以工代赈的方式去帮助他们,类似“全城吃面”、“全城买鹅”这种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报酬的方式,对于他们来说能体会到更多的尊严和平等,也更能显示出我们社会的温度和文明。

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,应该创新救助方式,利用在线捐助等更隐秘的手段去救助他们,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隐私权,让他们受到平等的关怀,让尊严与慈善事业同行。